×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知识问答

2013-12-20 11:13| 发布者: 张跃荣| 查看: 259074| 评论: 0



第七部分 我校示范校建设内容摘要

70、我校示范校申报的基础是什么?

答:我校示范校申报是在“国家级重点”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展开的,在很多方面实现了“全市领先,全省一流,全国有名”的目标,符合2010年度遴选条件。

71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“六大重点建设项目“是什么?

答:本校示范学校建设的六大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是:机械制造技术重点支持专业、机电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、护理重点支持专业、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重点支持专业、学校责任文化特色建设,学生社团特色建设。

这六大重点项目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四个重点支持专业项目建设,另一类是两个特色项目建设。

72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?

答: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按照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、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(20102012年)》精神,坚持“立足平阴、服务山东、面向全国”的方针,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学生素养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、以质量为核心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推进学校办学机制体制创新,深化校企合作,着力提高育人效益,突出学校办学特色。在济南市教育局的统筹下,在平阴县政府的支持下,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,按照“动、走、转、变”的要求,坚持学校自主创新,不断实践“六个转变”、“五个突破”,努力实现把“行业企业需求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与行动”、“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”,确保建设计划的落实,推动平阴县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,把学校办成在全国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。

73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什么?

答:遵循“整体规划、突出重点、形成特色、分步推进”的方针,坚持立足学校现有基础,明确建设目标与任务,整体规划,分步推进,着力解决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。推行项目建设负责人制,坚持成果导向,实行目标管理,强化统筹与组织协调,加强过程管理,实现建设项目的各项目标,切实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。

学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,将着力在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改革、教学资源建设、学生德育、教师队伍建设、校企合作、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,在管理、教产合作、科学决策、改革创新、校企一体化等五大体制机制有新的突破,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发挥示范作用。

以校企合作为基础,以机械制造技术、机电技术应用、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、护理四个专业建设为龙头,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,以课程体系改革、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,以建设优秀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为支撑,以完善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,强化内涵建设,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深化校企合作,创新办学机制与体制,增强办学活力。通过责任文化和学生社团2个特色项目建设,促进学校的全面改革与发展,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,形成学校品牌。

74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?

学校紧紧围绕平阴县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,坚持“强化管理、注重内涵、突出特色、提升水平”的建设理念,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为目标,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线,以专业建设为重点,经过二年四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建设,全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、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,使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强,特色更加鲜明,教学质量、管理水平、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能力有较大提高,成为济南市、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。以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为途径,特别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开发“倒推法”为导向的课程体系、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、校企一体化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,带动济南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,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,把学校建设成全市一流、全省领先、全国有名、特色鲜明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,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引领、骨干和示范作用。

75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?

答:1)着力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、特色鲜明的四个专业。根据学校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,着力打造机械制造技术、机电技术应用、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、护理等4个重点专业。完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,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,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、新途径,建成高水平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配套的教学资源库,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,使这4个专业成为全国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示范。

2)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。结合区域主导产业主流企业人才需求,围绕“走出教材、走出教室、走出学校”的思路重构课堂,以培养学生“首岗适应、多岗迁移、可持续发展”能力为目标,以校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为途径,推进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,制定涵盖专业培养目标、职业领域、人才培养规格、职业能力要求、课程结构、教学安排等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。构建并实施“产教学研训一体化”、“校企一体”、“校企联合培养,共同考核,双向选择,企业使用”等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进而实现“六对接”,即:即“教学目标与工作标准”对接、“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”对接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、学习规范与工作行为对接、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对接、学习评价与工作考评对接,实现教学内容、教学评价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模式等的改革。

3)构建产学一体的运行机制。按照“学校办专业,专业办基地,基地企业化,专业基地一体化”的思路,从师资配备、资源共享、课程开发与建设、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、方法,构建产学一体的运行机制。校企联动,全面推进以“校中厂”为典型特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。追踪岗位需求,引入真实生产任务,建设“教学工厂”、“生产车间”,营造与工作现场相一致的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,形成集教学、培训、技能鉴定、生产、技术服务和新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。探索实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天候、全开放的管理模式。

4)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。建立起以企业工作过程要求为导向,以技术领域和岗位所需能力标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。通过调研、分析各行业的职业需求,归纳出典型的工作项目,并与行业企业有关专家一道,在充分考虑到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前提下,进行课程体系建设。

以四个专业为重点建设核心课程19门,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,引领全校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的改革。坚持“做中学、学中做、教学做一体化”、“理——实一体化”,将导向理念切实贯彻到教学中。

5)打造专兼结合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,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,以深入企业实践、校内外培训研修等为手段,以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,通过引进、培养、“双进”活动等措施,打造一支专兼结合、结构合理、师德高尚、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

重点建设专业两年内培养5名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11名骨干教师,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每年2个月以上,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、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,建成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模式改革需要的、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、职业教育特点鲜明的教师队伍。

6)成立行业企业专家工作室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设备,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成立工作室,学校选派部分教师和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,双方共同进行项目研发。以此为钮带,深化校企合作,落实行业企业专家带徒,丰富教师、学生培养形式,使教师能保持与先进技术的紧密联系,增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两年内建成四个行业企业专家工作室,在人才引进、教师培养、学生多元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。

7)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坚持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,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、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、企业职工培训、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、特殊工种培训、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,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、措施与方法,提高服务能力,年平均完成培训6000人,为平阴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8)深化德育改革。坚持“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”,构建和完善专业基础课程、责任特色课程、素质拓展课程、人生规划课程等“四段式教育”课程,按照系统、规范、科学、可行、实效的要求,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,促进学生全面、多元发展,真正实现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。

9)责任文化氛围初步形成。外显载体的整体布局、规划、建设基本完成。以主要楼体为依托,在显著位置阐释核心理念;以道路两侧为主要阵地,重点打造能工巧匠一条街等亮点工程。使“责任”渗透进一步加强,逐渐实现“办负责任学校、育负责任公民”的目标。


<
>
报名咨询 关注微信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