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知识问答

2013-12-20 11:13| 发布者: 张跃荣| 查看: 259075| 评论: 0



76、我校示范校建设的预期成效是什么?

答:通过示范校项目建设,使学校成为平阴县教育名片、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雁、构建现代企业人才储备中心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助推器、打造人民终身学习的大课堂,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学校办学实力。通过四个重点支持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建设,教师深入企业调研,完成典型职业任务分析,调整人才培养方案,改革人才培养模式,建成教学资源库,拓展校企合作企业数和合作深度,增强专业办学实力,提高专业效益,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。

1)办学模式更先进,机制更灵活。通过二年改革建设,形成在政府的指导下,学校依托市场资源,自主办学的学校、企业、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和灵活办学机制;更加完善“专业与产业对接”的专业建设机制;建立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,充分发挥人的潜力。

2)办学条件有一定改善,办学水平得到提升。两年内,学校将完成4个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重点专业建设,成为济南市、平阴县相关产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;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成为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;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培育,成为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示范。

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。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取得较大发展。重点专业建设水平、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、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、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等方面居于全国中职学校的先进水平。

3)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开,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。通过建设,形成多种形式、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新模式,并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。按照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,结合行业、专业特点,通过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改革,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,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,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,学生综合素养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各专业全面推行“工学结合式”、“顶岗实习式”、“订单式”等产学合作教学改革,实现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,“双证书”获取率达97%以上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保持在90%以上。

4)课程与岗位对接更加紧密,学生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。根据岗位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,与行业企业合作,准确定位培养目标,重构课程体系,使教学目标与工作标准对接、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、学习规范与工作行为对接、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对接、学习评价与工作考评对接,实现教学内容、教学评价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模式等的改革,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,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,在济南市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。

2013年,完成4 个重点专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,并带动全校课程建设。将建成《数控编程与操作》、《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》、《护理学基础》、《服装设计》等19门核心课程,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;开发18本校本教材,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。

5)师资队伍专兼比例合理,“双师型”素质全面提升。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,建设一支能满足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、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,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、教学实践能力突出、专业眼光敏锐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,建成由企业专家、技术骨干、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,外聘教师达到26人,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,教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,校内专业教师“双师型”比例达到90%以上。

6)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,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。通过两年建设,学校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,尤其在服务平阴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6000人次以上。

7)德育特色更加鲜明,德育体系更加完善。通过构建和完善“四段式教育”课程,使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鲜明,德育工作更具有实效,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进一步增强。

8校园文化软硬件体系进一步完善,特色鲜明的中职文化氛围全面形成。以“责任在心”为核心理念,将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,创建有利于校企文化互融互动的新型中职校园文化。以优美的校园环境、多彩的文化生活,高雅的艺术情趣、浓厚的实践氛围、鲜明的职业特征,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、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、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。2012年,完成责任文化物质载体的建设,开发3个系列的责任文化教育读本,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责任文化活动体系。

77、重点支持专业项目建设的三大内容是什么?

答: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定,不管是什么专业,只要是列入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的,其建设内容就统一固化为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“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”, 其中包含培养模式创新、课程体系改革、核心课程建设、校本教材建设、课题研究、教学资源库建设等;二是“师资队伍建设”, 其中包括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、专业带头人建设、骨干教师建设、其他教师培训、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;三是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”, 其中包括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、企业接受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、学校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、教师培养和校本教材的编撰等

78、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怎样?

答:依托平阴县打造省会经济机械配套加工产业基地,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,构建校企对接、产教链接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依据企业行业需求,结合学校现有教学实训条件,建设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,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、就业能力;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培养一批在区域行业企业、兄弟学校之间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及“双师型”教师,引领他们调整发展思路、提升教育水平;积极开展办学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,深化校企合作,吸引社会力量办学、企业参与办学,寻求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,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,实现学生“零距离”上岗。

79、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思路怎样?

答:紧跟平阴机械配套加工产业发展,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,以“三礼”教育与责任教育为引线,以“产教链接式”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为经线,以“创造性人才培养工程”为纬线,以实训为主导,以生产性实训为方向,优化课程设置,加强教材整合,努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积极开展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,服务当地经济建设,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,实现学生专业技能、职业素养、就业质量稳步提高,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新颖、教学改革持续深入、办学机制灵活、具有显明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精品专业,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。


<
>
报名咨询 关注微信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